原水利部信息中心蔡阳主任来买足官网做学术讲座
12月23日上午,原水利部信息中心蔡阳主任应邀到广州校区南校园,以“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考”为主题做学术讲座。买足官网林凯荣副院长、陈晓宏教授、涂新军教授、张靖文教授、谭学志教授、于海霞副教授、王海龙副教授以及全体2024级本科生参加。陈晓宏教授主持讲座。


▲“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践与发展思考”讲座现场
蔡阳主任主要介绍了数字孪生水利的概念、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应用的实践、数字孪生水利的发展思考。他表示,数字孪生水利概念的提出是个动态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水利部召开"三对标、一规划"专项行动总结大会首次提出了“构建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利的顶层设计或框架体系应包括三部分,即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数字孪生水利的概念不断丰富与完善。蔡阳主任详细介绍了"四预"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关系:"预报"是基础,可以为预警工作赢得先机;"预警"是前哨,为启动预演提供指引;"预演"是关键,及时发现问题,迭代优化方案;"预案"是目的,确定工程调度运用、非工程措施和组织实施方式,确保预案的可操作性。
▲蔡阳主任讲座
水利工程学科特点决定了水利工作向数字化转变发展成为必然趋势。蔡阳主任指出,水利自身特点是与自然打交道的半确定性人造设施,涉及社会活动,状态、过程和调度控制复杂,大尺度系统无法通过物理实验验证边界条件,因此需要数字孪生技术来提前发现风险、制定措施。而当前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提高,如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进步,为水利发展向数字化转变提供了基础条件。他以数字孪生海河、数字孪生钱塘江和数字孪生丹江口为例介绍了关于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应用的实践,重点讲解了数字孪生技术在2023年海河防洪取得的成效,通过构建数字孪生海河平台,获取算据(基础数据和动态数据)、优化算法(研发模型并实现功能)、提升算力(搭建高性能计算机群),实现了“四预”功能,最终取得了良好防洪效果。
对于数字孪生水利的发展,蔡阳主任指出:一要明确目标导向,从应用出发,避免为建设而建设,争取从预报向影响预报转变、从预警向风险预警转变、预演实现可操作等;二要夯实算据和预报两大基础,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体系,强化气象水文预报工作,延长预见期;三要突破算法和预演两大关键,充分利用视频资源,建立联合调度逆向计算模型,实现正向、反向计算。

▲师生认真听讲
蔡主任鼓励同学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在专业领域深入钻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努力成为复合型高水平水利工作者。
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数字孪生水利在防洪、水资源调配、工程安全等多方面的强大功能与实际效益有了直观的感受,对数字孪生水利概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激发了大家认真求学、探索水利工程领域的热情。